舉牌,成為2024年險資投資的一大動向。
2024年末平安人壽舉牌工行H股,直接將全年的險資舉牌次數推高至20次,這創(chuàng)下了2021年以來的新高。
從舉牌標的來看,銀行、公用事業(yè)等高股息標的以及醫(yī)藥生物等未來與險企或有協(xié)同業(yè)務合作的行業(yè)受到險資的青睞。
多名業(yè)內人士表示,在低利率環(huán)境下,長端利率持續(xù)下行,提高權益投資比例或仍是險資增厚投資收益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新準則下,高股息和長期股權投資或是險企未來的權益配置方向。這一邏輯下,2025年險資舉牌現象可能仍不會少。
舉牌20次都買了些什么
第一財經根據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數據統(tǒng)計發(fā)現,2024年險資共在二級市場舉牌20次,舉牌標的涉及約17家上市公司。
這17家上市公司大多為公用事業(yè)、環(huán)保、銀行等高股息行業(yè)標的,以及醫(yī)藥生物、非銀金融等未來或有協(xié)同業(yè)務合作的行業(yè)。業(yè)內人士表示,這些領域與新質生產力、“綠色中國”“健康中國”等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轉型方向高度契合,也一直是險資作為“耐心資本”的重點投資方向。
銀行股歷來是險資的“心頭好”。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平安資管受托平安人壽增持工商銀行H股,達到工商銀行H股股本的15%,引來市場關注。事實上,2024年平安已多次增持工商銀行H股、建設銀行H股等銀行股。而在2024年年初,長城人壽亦因持股比例達到5%舉牌無錫銀行。從兩家被舉牌的銀行股來看,用2023年全年分紅來計算的股息率都超過4%。
包括舉牌無錫銀行在內,長城人壽是2024年8家參與舉牌的險企中舉牌次數最多的險企之一,舉牌次數達5次,每次舉牌的標的都不同,但行業(yè)集中于銀行、環(huán)保、公用事業(yè)。
長城人壽相關負責人回應第一財經稱,公司多次舉牌A股上市公司,主要是看中幾家公司未來發(fā)展前景,以及對其在行業(yè)中領先地位的認可,通過舉牌不僅能夠為上市公司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資金支持,穩(wěn)定其市場價格,同時也有效緩解了自身資產配置壓力,實現雙方互利共贏,體現金融服務實體的重要功能。在舉牌標的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對基礎設施、民生、能源等領域的安全資產進行深度研究,積極布局港口、高速公司、能源、水務、環(huán)保等類上市公司。
相比長城人壽,在2024年同樣舉牌5次的瑞眾人壽似乎對龍源電力情有獨鐘。在其2024年的5次舉牌中,除了有一次舉牌了中國中免,其余4次均是增持龍源電力,一路從其H股持股比例5%到總股本比例達5%,再到年末一舉達到H股持股比例的15%。
除了中小險企,大型上市險企中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也在2024年參與了多次舉牌,其中中國太保同時舉牌華電國際電力股份及華能國際電力股份兩家電力股,而新華保險則是同時舉牌國藥股份和上海醫(yī)藥兩家醫(yī)藥股。
新華保險相關負責人針對舉牌也曾對第一財經表示,作為醫(yī)藥領域的上市公司代表,國藥股份、上海醫(yī)藥兩家公司都具有高股息率特點,穩(wěn)健性、成長性較好,契合險資長期投資理念,同時也是公司從資產端和負債端對醫(yī)療康養(yǎng)產業(yè)的全方位布局。
舉牌動因:低利率時代+新會計準則下的選擇
相對于2021年~2023年偶爾幾次的險資舉牌,為何2024年這一現象會突然爆發(fā)?
綜合業(yè)內人士觀點來看,這輪險資舉牌的高潮背后的驅動力就是低利率時代下資負匹配及投資收益的要求,以及新會計準則下減少利潤波動的選擇。
業(yè)內人士認為,在長債利率走低的背景下,險企資產負債匹配壓力進一步加大。穩(wěn)定且較高分紅的股票及長期股權投資具有類固收的屬性,可以提高險企的股票投資風險收益比。
華創(chuàng)證券表示,和2015年以萬能險助力的舉牌潮相比,此輪險資舉牌呈現高ROE特征弱化,紅利風格進一步凸顯的特征。
從股息率來看,根據西部證券統(tǒng)計,2024年險資舉牌標的的股息率整體較高,大多在4%及以上,有的甚至超過8%。
而A/H市場的股息率差異,也是險資在2024年的20次舉牌中近七成發(fā)生在H股市場的重要原因。
“多數H股被舉牌方A、H兩地上市,H股股息率較A股高出39%~167%不等。從舉牌看險資配置策略,當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較為凸顯。港股相較A股有一定折價率,險資舉牌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分享分紅現金流。”華創(chuàng)證券稱。而高分紅疊加免稅優(yōu)惠,則進一步增加權益投資收益。當然,業(yè)內人士表示,和A股市場的舉牌以持股比例占總股本5%為線不同,港股市場達到H股流通股的5%就達到了舉牌線,相對較易觸及披露要求,也是H股舉牌在2024年大幅超過A股的原因之一。
而從新會計準則方面來看,大多數權益資產被計入交易類資產(即FVTPL),公允價值波動直接影響凈利潤,因此會造成凈利潤的波動加大,為了在新準則下降低市場波動對于凈利潤的影響,險資有增強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類資產的訴求,但該分類計量門檻嚴格,而紅利資產恰好契合OCI類資產對“長期持有”的認定。
同時,當能夠對投資對象施加重大影響(通常需要達到一定股權比例并向投資對象派駐董事等),則可以將權益資產計入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如此也能降低市場波動對于凈利潤的影響;償付能力監(jiān)管體系下對于長期股權投資的風險因子相對較低,可以減少資本占用。從2024年的險資舉牌來看,業(yè)內人士認為瑞眾人壽四次舉牌龍源電力就是非常典型的欲將其納入長期股權投資管理的方式。從龍源電力的董事會成員來看,其中就有一名來自華夏久盈資管公司(該公司母公司華夏人壽在風險處置過程中由瑞眾人壽全面接手)。
不過,國信證券也表示,通過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計量投資也需要注意可能的減值損失風險。因此,險資主要選擇低估值、高股息率、高ROE等具備中長期穩(wěn)健投資價值的標的,投資行業(yè)集中在銀行、公用事業(yè)、基建等。
舉牌還會繼續(xù)嗎
2024年險資舉牌的熱潮會延續(xù)到2025年嗎?
業(yè)內普遍認為,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優(yōu)質二級權益類資產配置的戰(zhàn)略價值仍然凸顯,疊加2024年監(jiān)管對長期資金入市的導向,新形勢下險資如何增配優(yōu)質權益資產成為重要議題。而在新準則下,高股息和長期股權投資或仍然是險企未來的權益配置方向。
另外,也有分析師表示,償二代二期的過渡期延長也將使得權益投資空間進一步打開。國信證券分析稱,償二代二期工程對實際資本的認定更加嚴格,進而影響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根據監(jiān)管要求,權益類資產相較于固定收益類資產通常具有更高的風險權重,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具有更高的資本消耗,從而限制了保險資金入市的規(guī)模和積極性。預計隨著過渡期的延長,以中小保險公司為代表的險企或將打開一定的權益配置空間,預計主要配置方向仍以OCI高分紅股票為主。也有多名業(yè)內人士呼吁進一步優(yōu)化償付能力中權益資產的風險因子。
不過,一名保險資管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表示,險資對于高股息資產的長期配置也不能盲目,需要考慮高股息是否以高盈利為基礎并具有一定持續(xù)性,因此不能簡單看股息收益率,而要看公司的盈利(ROE、凈利率等)水平及其可持續(xù)性,高股息股票的ROE水平最好不低于10%。同時,要考慮買入成本,從股價與凈資產的比值(PB)水平看,好的高股息投資標的PB水平最好在1倍以下。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