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衅匮贸易有限公司

  保險行業(yè)資源門戶網(wǎng)站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幫助中心

 

 

保險時訊 | 保險人才 | 保險論文 | 保險條款 | 保險費率 | 保險案例 | 保險數(shù)據(jù) | 保險實務 | 壽險課件
風險管理 | 保險營銷 | 保險產品 | 保險方案 | 保險考試 | 保險教育 | 保險培訓 | 保險機構 | 保險報告
保險法律 | 保險廣告 | 保險辭典 | 保險網(wǎng)站 | 保險會議 | 保險資料 | 專家專欄 | 貝 律 師 | 留言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保險法律>>相關法規(guī)>>正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
[作者:    時間:2004-4-4 8:46:29]

第一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居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死亡(含宣告死亡)時遺有財產者,應就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境外的全部遺產,依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征收遺產稅。
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居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以及外國公民、無國籍人,死亡(含宣告死亡)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遺有財產者,應就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遺產,依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征收遺產稅。
第二條 本條例規(guī)定應征收遺產稅的遺產包括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全部財產和死亡前五年內發(fā)生的贈與財產。
第三條 遺產稅的納稅義務人依照下列順序確定:
(一) 有遺囑執(zhí)行人的,為遺囑執(zhí)行人;
(二) 無遺囑執(zhí)行人的,為繼承人及受贈人;
(三) 無遺囑執(zhí)行人的、繼承人及受贈人的,為依法選定的遺產管理人。
遺產稅的納稅義務為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時,其納稅義務由其法定代理人或監(jiān)護人履行。
第四條 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依法歸國家所有的遺產,免納遺產稅。
第五條 下列各項不計入應征稅遺產總額:
(一) 遺贈人、受贈人或繼承人捐贈給各級政府、教育、民政和福利、公益事業(yè)的遺產;
(二) 經繼承人向稅務機關登記、繼承保存的遺產中種類文物及有關文化、歷史、美術方面的圖書資料、物品、但繼承人將此類文件、圖書資料、物品轉讓時,仍須自動申請補稅;
(三) 被繼承人自己創(chuàng)作,發(fā)明或參與創(chuàng)作,民明并歸本人所有的著作權、專利權、專有技術;
(四) 被繼承人投保人壽保險所取得的保險金;
(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或與外國政府簽定的協(xié)議中規(guī)定免征遺產稅和遺產;
(六) 國務院規(guī)定不計入應征稅遺產總額和其他遺產。
第六條 下列各項允許在應征稅總額中扣除:
(一) 被繼承人死亡之前,依法應補繳的各項稅款、罰款、滯納金;
(二) 被繼承人死亡之前,未償還的具有確鑿證據(jù)的各項債務;
(三) 被繼承人喪葬費用;
(四) 執(zhí)行遺囑及管理遺產的直接必要費用按應征稅遺產總額的0·5%計算,但最高不能超過五千元。
(五) 被繼承人遺產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所規(guī)定的第一順序繼承的,每位繼承人可從應納稅遺產總額中扣除二萬元;對于代位繼承的,可比照第一順序繼承人給予扣除。繼承人中有喪失勞動能力且由被繼承人生前贍(護)養(yǎng)的,可按當時年齡七十五歲的年數(shù),每年加扣五千元;繼承人中有年齡距滿十八歲且由被繼承人生前撫養(yǎng)的,可按其當時年齡距滿十八歲的年數(shù),每年加扣五千元。
被繼承人遺產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報規(guī)定的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的,每位繼承人可從應納稅遺產總額中扣除一萬元;繼承人中有喪失勞動能力且由被繼承人生前贍(撫)養(yǎng)的,可按其當時年齡距滿七十五的年數(shù),每年加扣三千元;繼承人中有年齡未滿十八歲、且由被繼承人生前撫養(yǎng)的,可按其當時年齡距滿十八歲的年數(shù),每年加扣三千元。
上述繼承人中有放棄繼承權或喪失繼承權的,不得給予扣除。
(六) 被繼承人死亡前五年內發(fā)生的累計不超過二萬元的贈與財產。
(七) 被繼承認擁有所有權,并與其配偶、子女或父母共同居住、不可分割、價值不超過五十萬元的住房。價值超過五十萬的,只允許扣除五十萬元。
(八) 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扣除項目。
被繼承人為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經常居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或外國公民,地無國籍人,不適用本條(五)至(七)項規(guī)定的扣除項目;本條(一)至(四)項規(guī)定的扣除項目,也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fā)生的為限。
第七條 遺產稅的免征額為二十萬元。
第八條 遺產稅的計稅依據(jù)為應征稅遺產凈額。應征稅遺產凈額是被繼承人死亡時的遺產總額,扣除本條例第五條規(guī)定的不計入應征稅遺產總額的項目并減除本條例第六條規(guī)定的允許在應征稅遺產總額扣除的金額和本條例第七條規(guī)定 的免征額后的余額。
第九條 遺產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征遺產稅稅額一應征稅遺產凈額X適用稅率一速算扣除數(shù)。
第十條 遺產稅的免征額及允許扣除項目的金額標準,由國務院根據(jù)社會經濟發(fā)展變化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第十一條 遺產稅依照本條例所附的《遺產稅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計算征收。
第十二條 遺產稅以人民幣為計算單位。遺產以外國貨幣計價的,應當按外匯市場價格折合成人民幣計算繳納遺產稅。
第十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財產與境外的財產,按被繼承人死亡時財產的所在地劃分。
第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的財產所在地按下列原則確認:
(一) 不動產以及附于不動產的權利,按不動產所在地確認;
(二) 車輛、船舶及航空器,按其使用證照發(fā)放機關所在地確認;
(三) 除著作權以外的知識產權,按其登記機關所在地確認。但著作權按其所有人的經常居住地確認;
(四) 債權,以債務人經常居位地或營業(yè)所在地為準;
(五) 各種股票、公司債券,以其發(fā)行機關報所在地為準;
(六) 其他具有財產價值的權利,以其行政管轄權所在地或營業(yè)所在地為準;
(七) 除上述財產以外的動產,以其所有人的經常居位地為準。
第十五條   在遺產稅稅款繳清前,其遺產不得分割、交付遺贈,不得辦理轉移登記。
第十六條    遺產稅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財產現(xiàn)什計算征收。遺產在被繼承人死亡時有價可依的,按所列價格計算;無價可依或申報明顯低于正常價的,按被繼承人死亡時的評估價值計算。贈與財產在贈與時有價可依的,按所列價格計算;無孔不入價可依或申報價格明顯低于正常價的,按贈與時的評估價值計算。
            財產價值由政府批準設立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評估結果須經主管稅務機關確認。
第十七條    境外財產依所在國家或地區(qū)法律已繳納的遺產稅,允許在應征遺產稅稅額中抵扣,且抵扣額不得超過依本條例規(guī)定計算中心應征稅額。如抵扣額低于依本條例規(guī)定計算的應征稅額的,應補繳其差額部分的稅款。
第十八條    遺產稅由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征收。沒有戶籍的,由被繼承人居位地或財產所在地主管部門。
第十九條    被繼承人死亡時遺有財產的,納稅義務人應于被繼承人死亡之日早二個月內,依前條規(guī)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遺產稅納稅申報。
第二十條    主管稅務機關應于接到遺產稅納稅申報表之日丐二個月內對遺產情況進行核實,確定應征稅遺產凈額及計算應征稅額外負擔,向納稅義務人發(fā)納稅通知書,通知其限期納稅。主管稅務機關由于特殊原因在二個月內無法核實應征稅遺產總額及確定應征稅遺產凈額的,報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適當延長期限。
第二十一條  納稅義務人應于主管稅務機關送達納稅通知書之日起二個月內繳清應納稅款;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清稅款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可以分二至六期繳清稅款,但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第二十二條  公安機關在辦理死亡人的戶籍注銷手續(xù)后,應在五日內將死亡人的姓名、戶籍所在地等情況書面通知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人民法院在進行涉及遺產特派員繼承案件的審理以及公證機關在辦理有關遺產、繼承的公證后,也應在五日內將在關材料轉交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
             稅務機關在向公安機關了解公民死亡情況,向人民法院了解被繼承人的遺產情況,以及向公證機關了解遺產,繼承的公證情況時,公安部門、人民法院、公證部門。
第二十三條  下列機構(部門)在辦理被繼承人財產的轉移及過戶登記手續(xù)應履行以下義務:
(一) 在辦理以下時,應要求當事人附呈稅務機關發(fā)給的遺產稅款清繳證明書或免稅證明書,否則不予辦理有關手續(xù):
1、 房地產管理機關在辦理房地產的過戶登記手續(xù)時;
2、 銀行、保險公司、證券交易機構以及其它金融資產的提取、支付、轉證等有關手續(xù)時;
3、 車輛、船舶及航空器的使用證照發(fā)放機關在辦理車輛、船舶及航空器的使用證照的變更過戶登記手續(xù)時;
4、 專利管理機關在辦理專利權人的變更手續(xù)時;
5、 工商管理部門在辦理因被繼承人死亡而變更營業(yè)執(zhí)行時;
6、 文物管理機關辦理文物所有權的變更時;
7、 其他財產管理機關在辦理公民財產的登記、遺產的轉移或遺產過戶登記等手續(xù)量;
第二十四條  遺產稅的征收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管理法》及本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五條   本條例由財政部負責解釋,實施細則由財政部制定。
第二十六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遺產稅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級加

應納稅遺產凈額(元)

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元)

1

不超過500,000的部分                              

10

0

2

超過500,0002,000,000的部分

20

50,000

3

超過2,000,0005,000,000的部分

30

250,000

4

超過5000,00010000,000的部分

40

750,000

5

超過10000,000的部分

50

1750,000

 
 【打印文章】        【關閉窗口

關于圈中人保險網(wǎng)】圈中人保險網(wǎng)創(chuàng)辦于2000年3月,是保險行業(yè)資源門戶網(wǎng)站,在行業(yè)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2005年,圈中人保險網(wǎng)作為唯一的保險類專業(yè)資深網(wǎng)站,躋身中國十大熱門金融學習網(wǎng)站。圈中人保險網(wǎng)共設36個版塊和欄目,內容齊全,數(shù)據(jù)權威,更新速度快。網(wǎng)站開辟VIP會員瀏覽專區(qū)。您成為本站會員后,可以以會員身份瀏覽會員中心的 【保險論文】 【保險營銷】 【保險條款】 【保險案例】 【保險考試】 【保險實務】 【保險費率】 【專題論壇】 【保險數(shù)據(jù)】 【風險管理】 【保險產品】 【保險方案】 【保險報告】 【保險名錄】等版塊內容及下載會員資料。


加入圈中人保險網(wǎng)會員的方法

 一、個人VIP會員:
   〖第一種方法〗 網(wǎng)上注冊:操作步驟 1、注冊會員->2、支付會員費->3、提交付費確認
   〖第二種方法〗 購買會員卡:操作步驟 在線訂購會員卡 或電話訂購0755-21659566即可

 二、公司會員: 操作步驟 1、注冊會員->2、匯款至公司帳號->3、提交付費確認

>>>現(xiàn)在就注冊會員        >>>在線網(wǎng)上支付VIP會員費      >>>EMS送卡上門

客服電話:0755-21659566  13049846002    微信咨詢:13049846002       : 564358161

 
 ::最新文章::
    ·普通型人身保險精算規(guī)定
    ·中國人民銀行 銀保監(jiān)會 證監(jiān)會 外匯局關于做好春節(jié)假
    ·中國銀保監(jiān)會黨委辦公室關于動員系統(tǒng)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
    ·關于加強銀行業(yè)保險業(yè)金融服務 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
    ·中國銀保監(jiān)會辦公廳關于明確保險資產負債管理報告報送要
    ·人社部發(fā)布新修訂的《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管理辦法》
    ·人社部發(fā)布新修訂的《失業(yè)保險金申領發(fā)放辦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社會保險法的決定
    ·人社部發(fā)布新修訂的《社會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暫行辦法》
    ·中國銀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
 ::熱門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工傷保險條例
    ·四川省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保險代理從業(yè)人員行業(yè)管理實務操作規(guī)
    ·四川省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機動車輛保險自律公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
    ·四川省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保險代理從業(yè)人員代理關系變更實施細
    ·最高人民法院對保監(jiān)會關于新的人身損害賠償審理標準是否
    ·保險資金運用風險控制指引(試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互動合作 - 網(wǎng)站聲明 - 聯(lián)系方式 - 會員注冊 - 網(wǎng)站地圖

版權所有:深圳市圈中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本網(wǎng)法律顧問:
上海和華利盛律師事務所重慶分所 賈銳律師
聯(lián)系電話:0755-21659566 13652320211  客服QQ564358161(認證信息“圈中人”)
Copyright © 2000-2011 QZR.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05047908號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0019號

元阳县| 石柱| 莱西市| 三亚市| 桐柏县| 北安市| 利川市| 嵊州市| 云龙县| 化州市| 丹东市| 墨脱县| 崇礼县| 涟源市| 海口市| 和田市| 阿拉尔市| 海盐县| 台安县| 沧州市| 馆陶县| 方城县| 瑞金市| 海门市| 光泽县| 岢岚县| 秦皇岛市| 肇州县| 民乐县| 洪雅县| 高青县| 巴青县| 句容市| 洛川县| 沅陵县| 盐池县| 顺昌县| 旺苍县| 延川县| 万山特区| 丹凤县|